(本网讯:王熔)为破解护理专业教学中“消毒灭菌”模块内容理论与临床脱节难题,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导向。9月24日下午,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,走进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(城中院区)消毒供应中心,开展“临床沉浸式”教研活动,推动教学与临床实践同频共振。
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“核心阵地”,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操作、流程规范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样本。活动中,教研室老师沿着“污染-清洁-无菌”流程动线参观:在去污区,了解全自动清洗机的清洗程序,对比教学中常提及的手工清洗效率差异;在包装区,观摩不同类型无菌包的打包标准,纠正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偏差;在无菌物品存放区,对无菌物品存放及发放要求进一步强化理解。此外,老师们还深入蒸汽室了解热源供应系统,观摩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参数设定与灭菌效果监测流程,将抽象的“灭菌原理”转化为可观察、可感知的临床场景。
在随后的研讨会上,院校双方围绕“消毒灭菌”课程教学展开深度交流。老师们提出教学痛点:“教材中部分灭菌设备介绍滞后,学生难以理解临床最新操作规范。”对此,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案例,建议将无菌包追溯系统、灭菌器故障应急处理等内容融入教学,并提供最新的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》作为教学参考。针对“如何提升学生实践兴趣”的问题,双方共同设计“临床场景模拟教学法”——通过拍摄设备操作视频、收集典型案例,在课堂中还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场景,让学生通过“角色扮演”掌握操作要点。同时,双方约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,定期邀请临床专家参与课程设计,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件与实训考核标准。
此次联合教研不仅为教师团队补充了临床前沿知识,更搭建了校院协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项目平台。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表示,将以“临床需求”引领教学改革,培养更多适应医疗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,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(审核:杨桂荣)